当前位置:知足养生网 > 饮食养生 > 正文

人体正常体温范围

导语:1、正常体温范围每天早晚,男女体温都有差异。正常体温有一个稳定的范围,但不是恒定的。正常人口腔温度36.2℃ ~ 37.2℃,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.2℃ ~ 0.5℃,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.2℃

1、正常体温范围

每天早晚,男女体温都有差异。正常体温有一个稳定的范围,但不是恒定的。正常人口腔温度36.2℃ ~ 37.2℃,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.2℃ ~ 0.5℃,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.2℃ ~ 0.6℃。一天中,体温最低在凌晨2 ~ 5,最高在下午5 ~ 7,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0.8℃。另外,女性的体温一般比男性高0.35℃左右。女性月经期间体温也略有变化。

在健康状态下,如饮食正常,衣着得体,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,即保持在37℃,不会因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。平均正常体温在36℃-37℃之间,即发热,38℃以下低烧,39℃以上高热。40℃以上任何时候都有生命危险。

一般用三个部位来测量体温,即口腔、腋窝、肛门:

儿童肛门正常体温在36.5℃-37.5℃之间。

儿童口腔温度在36.2℃至37.3℃之间。

儿童腋窝温度在35.9℃-37.2℃之间。

测量后超过正常范围0.5℃以上的儿童称为发热。低于38℃称为低烧,高于39℃称为高热。

2.正常体温会波动

白天和晚上,体温周期性波动。体温早上2-6最低,下午1-6最高。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℃。这种体温的昼夜波动称为昼夜节律或日周期。

女性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变化。排卵后体温升高,持续到下次月经开始。这种现象很可能与性激素的分泌有关。实验表明,这种变异性与血液中孕酮及其代谢物的变化是一致的。

体温也和年龄有关。一般来说,儿童体温较高,新生儿和老年人体温较低。新生儿,尤其是早产儿,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完善,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,因此其体温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。因此,应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。

在肌肉活动的年龄,产热增加,可导致体温升高。因此,病人在量体温前应该安静一段时间。测量儿童体温时,应防止哭泣。

另外,情绪激动,精神紧张,吃饭等。会对体温产生影响;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体温也有影响。测量体温时会考虑这些条件。

3.正常体温的影响因素

体温不是固定的,而是随着性别、年龄、昼夜、运动、情绪等因素而波动,但这种变化往往在正常范围内。

性别因素

一般女性略高于男性,经前和早孕女性略增,排卵期较低。这种波动主要与孕酮分泌周期有关,女性体脂高于男性,应该也是一个原因。

年龄因素

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温度影响。因为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,皮肤汗腺发育不完全,体温调节功能差,容易波动。儿童代谢率高,体温可略高于成人。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,体温低。

昼夜因素

体温一般在凌晨2-6时最低,凌晨4-8时最高,变化范围在0.5-1℃左右。这种昼夜规律的波动是由于人们长期生活方式的相应周期性变化,如活动、代谢、血液循环等。但是,如果工人长时间在夜间工作,他们的体温会在夜间上升,在白天下降。

情感和运动

感觉兴奋时交感神经兴奋,运动时骨骼肌收缩,可使体温略有升高。

此外,外界温度和饮食的变化也会引起体温的波动。

4.正常体温调节

人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。当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,通过调整生热散热过程,可以保持正常体温相对稳定。例如,在寒冷的环境中,身体增加发热,减少散热;在炎热的环境下,身体减少产热,增加散热,从而保持体温相对稳定。这是一个复杂的调节过程,涉及到感知温度变化的温度感知装置,通过相关的传导通路将温度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心,在中枢整合后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皮肤血流量、竖毛肌和汗腺活动;通过躯体神经调节骨骼肌活动,如寒战;通过内分泌系统改变身体的代谢率。温度调节是生物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个例子。

下丘脑体温调节中心,包括定点神经元,属于控制系统。其传出的信息控制肝脏、骨骼肌等发热器官和皮肤血管、汗腺等散热器官等被控系统的活动,从而维持被控对象深部温度的稳定水平。但输出的可变体温总会受到内部和旬环境因素的干扰。此时,干扰信息通过温度检测器的皮肤和深部温度传感器反馈到设定点。温度调节中心整合后,被控系统活动的调节,在当前条件下仍能建立人体热平衡,收到稳定体温的效果。

5.如何测量正常体温

基础体温怎么测?测量基础体温,可以用普通体温计,主要是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。

1、准备温度计,掌握读数方法,确保准确。

2.每天晚上睡觉前把温度计的水银柱扔到35度以下,睡醒后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。

3.每天早上醒来后,立即将体温计放在舌头下5分钟,拿出来阅读,并以特殊形式记录下来。

4.测量体温前禁止起床、小便、吃饭、说话。

5、应记录是否有许多因素影响基础体温,如感冒、失眠、饮酒、服药等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知足养生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zzkailu.com/yinshi/37346.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儿童近视 戴眼镜 下一篇: 小儿格林巴利综合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