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中秋赏月诗词大会:以诗会友共赏秦淮明月

古韵今风相辉映,诗词大会庆中秋

中秋赏月诗词大会已成为秦淮河畔的文化盛宴!今年中秋,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再次上演风雅诗会,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双冠陈更、陈曦骏携手市民游客,在雕梁画栋间吟诵经典。你知道吗?当千年诗句遇见秦淮灯火,竟能碰撞出如此美好的火花。这场活动不仅还原了古人”对月吟诗”的传统,更让现代人感受到”诗与远方”近在咫尺。

冠军诗人现场演绎,经典诗词焕发新生

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…”陈更与陈曦骏的组合吟唱将《水调歌头》演绎得荡气回肠。中秋赏月诗词大会最动人的环节,莫过于看诗词冠军怎样赋予古诗词新生活。陈更坦言:”站在科举博物馆前赏月时,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的文脉。”而陈曦骏即兴创作的诗句”今邀万姓对明月”,不正是中秋团圆的最佳写照?这些诗词大家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:最美的月亮,永远挂在文化的天空。

秦淮河畔寻月迹,这些赏月胜地别错过

中秋赏月诗词大会不只停留在舞台,更延伸到秦淮河的每个角落。陈曦骏力荐的老门东街区,六朝古韵与现代灯火交相辉映;陈更钟情的江南贡院,皓月当空时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。你知道吗?主办方还特别设计了”诗词打卡路线”,游客可以循着《长干行》《登金陵凤凰台》的足迹,寻找属于自己的”本命赏月地”。这种沉浸式体验,让每个人都能成为”诗意栖居”的主角。

从热闹庆典到文化沉淀,诗会这样走进人心

对比往年”歌舞欢腾”的盛况,今年中秋赏月诗词大会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。”把诗会还给月亮和诗歌”的理念获得满堂喝彩。活动现场没有炫目的灯光秀,取而代之的是茶席前的飞花令、灯笼下的接龙诗。这种返璞归真的形式反而让参与者更能体会”尘中见月心亦闲”的意境。当手机镜头对准的不再是美食而是诗句,这不正是传统文化复兴的最好证明吗?

以诗为媒,让中秋回归文化本真

这场中秋赏月诗词大会告诉我们:传统节日可以很”潮”。当00后们穿着汉服背诵《静夜思》,当外国游客跟着摇头晃脑吟诵”床前明月光”,文化的种子已然播撒。主办方表示,未来将继续创新形式,让诗词大会成为秦淮河的文化IP。毕竟,还有什么比”举头望明月,低头品诗词”更浪漫的中秋过法呢?明年的赏月之约,你准备好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