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平凡人中的不平凡善举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总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默默奉献,不求回报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灵魂。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”生活中的活雷锋”——王守菊。12年来,她始终坚守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,用实际行动温暖着燕罗街道的每一个角落。她的故事告诉我们,雷锋从未走远,他就在我们身边。
微光成炬:12年志愿服务路
“微光虽小,但只要从自我开始坚持传播正能量,社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和谐、友爱。”这是王守菊常说的一句话。从2011年开始,她就把志愿服务当成了自己的”第二职业”。宝安国际马拉松、茅洲河龙舟赛、垃圾分类志愿服务……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她的身影。
在志愿者团队中,大家都尊称她一声”王老师”,这不仅由于她担任志愿者讲师,经常与大家分享”凡人善举”,更由于她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她的丈夫也从最初的”偶尔帮忙”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志愿者,志愿服务成了他们家的”家庭事业”。
生活守护:36小时的爱心接力
“当时就像守护自己的亲人,听到孩子哭声那一刻,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了。”王守菊回忆起那场跨越36小时的”生活守护行动”时,眼里依然闪烁着光芒。那是她在文明劝导中遇到的一位流浪孕妇,由于无法说清楚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,王守菊和志愿者们将她送往医院,并像家人一样陪伴左右。
第二天,通过朋友圈的信息比对,他们终于联系上了孕妇的家人。当晚9点,当志愿者们再次前往医院看望时,孕妇顺利产下一名健壮男婴。”每个号码背后都是一份信赖,大家也越来越像亲人。”王守菊说,正是这些温暖的瞬间,让她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。
文明之光:从一个人到一群人
“我们都叫她’王老师’,她为了燕罗志愿者队伍能够壮大,每年开展十几场新志愿者培训。”志愿者邓逢娟这样评价王守菊。她不仅自己参与志愿服务,更致力于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。环保护河、垃圾分类督导、交通文明劝导……在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,都能看到王守菊带领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。
作为蒲公英志愿讲师,她现场为志愿者和居民讲解垃圾分类聪明;作为交通文明劝导领队,她轻言细语提醒来往居民注意安全;在社区广场,她耐心劝导市民的不文明行为。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,却如涓涓细流,汇聚成城市文明的海洋。
小编归纳一下:雷锋灵魂永驻人间
从志愿者口中的”王老师”到居民眼里的”活雷锋”,王守菊用12年的坚守告诉我们,生活中的活雷锋事迹其实并不遥远。她的故事只是83.3万名宝安志愿者的一个缩影,正是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坚持,让雷锋灵魂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“我的职业时刻相对自在,白天出来参与志愿服务,晚上再加加班就好了,这样我才会感到劳动有意义、人生有意义。”王守菊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志愿者的心声。生活中的活雷锋们,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,照亮城市文明的每一个角落,让”赠人玫瑰”的芬芳永驻人间。